张小龙把微信8.0做成了丑八怪

李小阳
9346 阅读
21

开门见山

微信真的是我用过

最丑的App!!!没有之一!!!

如果用一句话形容这个App,

那就是直男癌晚期!

如果用一张图来表现,如下......

整个微信,就是一个打满补丁七拼八凑的App!!

十年,张小龙把微信做成了丑八怪

前阵子,全网都在膜拜中国最牛的产品经理,全网都在感慨微信十年的变迁。微信的十年确实为用户带来了很多便利,也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一个缩影和切面。但今天,我就是想给这十年的国民级App,泼点冷水。

我就不信,

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觉得:

微信丑得令人发指???

丑得令人匪夷所思吗???

在开始我的正式吐槽之前,我集中展示一下类似微信一样大体量用户的App界面。同样都是信息非常庞杂,涉及到大量文字、图片、多媒体内容的产品。大家不用仔细看,眯着眼感受一下~

十年,张小龙把微信做成了丑八怪

接下来,让我提出我的困惑。

「丑八怪之icon」

微信内部的各级菜单,涉及到大量的icon设计与命名,没有清晰的梳理和整体的规划。icon无法形成清晰识别,不是站在用户角度去让你更明白更便捷的操作。更别说追求在设计和审美上icon能够达到一种高度的和谐与统一且特点的视觉风格。

十年,张小龙把微信做成了丑八怪

十年,张小龙把微信做成了丑八怪

「丑八怪之直角和圆角」

UI界面设计中不可避免的要处理直角和圆角的问题。圆角的设计能让界面更有亲和力,在大量的信息堆叠中可以提升视觉体验,降低疲劳度。直角和圆角之间的配合与区隔使用,还可以区别不同的信息。

但是微信界面中的圆角、直角的使用非常混乱,你完全看不到他们之间的规律和设计背后的原因。同是使用圆角的元素,在圆角的圆滑程度上也没有建立彼此的关联和视觉联系,不同场景下圆角的使用完全是割裂的。更重要的是,丑!!!

重灾区是朋友圈,朋友圈里大家会分享各种各样的内容。图片、文章、音乐、视频,还有插入其中的广告。下面的图片我把这些内容都放在一起,大家感受一下日常真实的朋友圈。


十年,张小龙把微信做成了丑八怪

十年,张小龙把微信做成了丑八怪

十年,张小龙把微信做成了丑八怪


十年,张小龙把微信做成了丑八怪

「丑八怪之长长短短长短长」

同样是文字、图片、视频等多媒体展示的信息瀑布流。微博、今日头条、知乎等等都是采用卡片式,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内容都会左右对齐左右充满画面。唯独微信朋友圈的内容宽幅,一会儿长一会儿短,最终导致整个朋友圈的瀑布流完全没有视觉秩序,丑得出奇,乱得别具一格。


十年,张小龙把微信做成了丑八怪

十年,张小龙把微信做成了丑八怪

十年,张小龙把微信做成了丑八怪


十年,张小龙把微信做成了丑八怪

你好像能够领悟到,微信这么作,应该是有它的原因的。就是微信应该是想尽可能的压缩每一条朋友圈的高度,让一屏的空间里可以放下更多条内容。但我觉得这个思路完全跑偏。大家在看瀑布流信息的时候,谁的眼睛是一屏一屏整屏的扫描啊?实际浏览还是聚焦在一个视觉中心,随着滚动不断的快速抓取信息。微博的瀑布流那么长都不怕?朋友圈你怕啥呢?重点是,朋友们拍摄的美美的照片,完全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呈现和展示。

「丑八怪之莫名其妙的操作体验」

1

给朋友点个赞竟然要点两下??

十年,张小龙把微信做成了丑八怪

您直接把右下角的两个小点点,

变成小心心和小框框不行吗?

我滴个亲娘哎~我给你做张图吧~

十年,张小龙把微信做成了丑八怪

2

“引用”到底是个啥??

十年,张小龙把微信做成了丑八怪

微信聊天界面里,长按气泡会出现“引用”按钮。我就想知道腾讯为啥给这个功能叫引用?你让大家在微信里写论文吗?老百姓能理解你的意思吗?实际聊天场景里,不就是前面有人发了信息,我根据他的内容再去回复吗?

每次在微信中看到使用这个“引用”功能时,其实大家就是在“回复”。但是你的信息阅读顺序却不是顺着来。此处对比一下微信和钉钉,大家都是要沟通,咋就这么拧巴呢?

下方是微信“引用”展示

十年,张小龙把微信做成了丑八怪

下方是钉钉“回复”展示

十年,张小龙把微信做成了丑八怪

3

这里不是没看完,是我不想看!!!

微信8.0版推出的新功能,真的是非常鸡肋!看没看完我不知道吗??我不看完你还非要让我看???整个下面一大部分的屏幕,全部都浪费了!!!!

十年,张小龙把微信做成了丑八怪

最后再把几个微信的页面放在一起看看

这尼玛是同一个App吗?

完工了吗?

十年,张小龙把微信做成了丑八怪

十年,张小龙把微信做成了丑八怪


“怎么会有这么丑的App啊?”

“嫌丑你别用啊!”

“@#¥%……&*……¥¥”